一、课前解析
整篇课文以表达情感为主,通过具体的事例、内心独白、融情入景来表现心情的变化过程。学生在阅读文本中,体会到了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,以及“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”的语文要素。课后练习也紧扣单元要素,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情感变化;抓重点语句,归纳总结表达情感的方法;再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文章表达情感的异同,学习表达。
关注作者:史铁生(1951一2010)中国作家、散文家。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《务虚笔记》,散文、随笔集《病隙碎笔》《我与地坛》,中短篇小说集《我的遥远的清平湾》《命若琴弦》等。课文选自半自传体小说《务虚笔记》,知道课文背景,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一定的帮助。
关注主人公心理变化过程:《那个星期天》选自史铁生的长篇小说《务虚笔记》。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。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,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,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、委屈乃至“绝望”。
关注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:课文真实感人地写出了“我”一天中的心情变化。这种细腻的变化既通过动作描写,也通过对内心的刻画,融情于具体的人、事和景物中,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。
关注课文插图:课文插图别具匠心,总共安排了两幅。第一幅插图展现的是文章第四段的内容,再现了“我”在等待母亲时“跳房子”“看云彩走”“拨弄蚁穴”“翻看画报”的四个情景,插图将四个情景集中在同一个画面中,形成一种超越时空的紧凑感和紧张感,形象生动地说明了“我”在等待母亲时的无聊。第二幅插图对应文章第六自然段计划落空,“我”一声不吭地蹲在母亲身边看她洗衣服的情景,刻画出了小男孩的难过、委屈。
二、教学目标
1.会写“媚、砖”等13个生字,会写“明媚、拨弄”等18个词语。
2.能了解“我”心情变化的过程,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、动作、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,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。
3.比较本课与《匆匆》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。
三、教学重点
1.能了解“我”心情变化的过程。
2.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、动作、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,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。
四、教学准备
多媒体课件
五、课时安排
2课时
第一课时
【课时目标】
1.会写“媚、砖”等13个生字,会写“明媚、拨弄”等18个词语。
2.默读课文,体会这一天里“我”心情的变化过程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回顾导入,介绍作者。
1.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《匆匆》,体会了作者直接表达情感的方法。这节课,我们一起走进《那个星期天》,来学习史铁生是如何表达感情的。
(板书课题:那个星期天)
2.介绍作者:请学生齐读课题,教师介绍文章作者史铁生。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。
1.教师引导:首先我们先要理清课文思路,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圈画:那个星期天在文中总共出现几次?
(预设:那个星期天在文中共出现过四次,第一次是在课文第一段:“那是一个星期天,从早晨到下午,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”;第二次和第三次在文中的第二段:“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、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,这不会错”;第四次在文中最后一段:“那个星期天。就在那天。”)
2.出示本课词语,检查读音及其意思。
组织交流:你对这些词语是怎么理解的?请你选择一个词说一说。
预设一:我选择的是沉郁这个词,我想把它拆分组词来理解,所以我猜它是低沉郁闷的意思。
教师跟进:不错!这是一个好方法。
预设二:通过读课文,我认为急遽的意思就是很快,急速。
教师跟进:是的,我们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。
预设三:惊惶是紧张慌乱的意思。
教师引导:那么惊慌是什么意思,这两个词语有没有区别?
(板书:惊惶惊慌)
教师总结:惊惶在惊慌的基础上还有害怕的感觉。
预设四:我理解的飘缈是光线越来越远,快要看不见了。
教师跟进:快要看不见了,又能看得见,就是若有若无的意思。
3.启发思考:在那个星期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?
(预设:在一个星期天里,一个小男孩等他母亲带他出去玩,因为母亲没有兑现承诺,小男孩特别失望。)
4.启发思考:是啊!那请你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,你能从中发现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?(预设:时间顺序)
教师总结:时间从早到晚发生变化,“我”的心情从早到晚也发生了变化。
(设计意图: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顺序,能够便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总体面貌,由此聚焦心理描写,为后文分析心理变化作铺垫。)
三、研读课文,体会心情。
1.学习要求:什么情况下“我”的心情发生了变化?都发生了哪些变化?请你圈画并进行批注。
2.圈画完后小组进行交流,每组推荐一位准备总结,教师进行巡视指导。
3.组织交流:组织小组代表发言,其他同学可做补充。
汇报第2段:
预设:“……这不会错;……都不会错”,“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。”我从字里行间看出小男孩是满怀期待的。
教师跟进:是啊,我们通过“盼”这个字就能体会到他的心情。
汇报第3段:
预设:我圈画的是“阳光明媚”,“跑出去,站在街门口,等一会儿就等一会”,“藏在大门后”,根据我自己的生活经验,我知道此时小男孩的心情非常的兴奋、激动。
教师跟进:此时的环境是阳光明媚,我们通过环境也能体会到作者开心的心情,是否写作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?
汇报第4段:
预设:“这段时光不好挨”,“跳方砖”,“看云彩走”,“拨弄一个蚁穴”,“翻看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”,说明小男孩此时很无聊。
教师跟进:是啊,我们在等人时确实很无聊。但是我们再读课文“这段时光不好挨”,作者用了“挨”这个字,又用几件事来说明不好挨,我们来体会是什么让作者感到了煎熬?是一种焦急难耐。
汇报第5段:
预设:我圈画的是“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”,“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”。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焦急。
教师跟进:
汇报第6段:
预设:我圈画的是“我把午觉睡过了头”,“我一声不吭,盼着”,“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,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。”说明小男孩十分失望。
教师跟进:此时的小男孩因为母亲没有带着出去玩儿感到失望。除此之外,这段出现了三个“一声不吭”。甚至他还感到周围的环境沉郁起来,与前面的明媚恰好相反,我们可以知道小男孩此时的心情还是沮丧的。
汇报第7段:
预设:我圈画的是长句子“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,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”,“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,发现他在哭,在不出声地流泪”,“男孩儿蹲着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,依偎在母亲怀里,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,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,一派荒凉。”流泪、依偎、闭眼这些都表现了小男孩期盼落空后的悲伤。
教师跟进:你很善于从细节出发!
5.梳理小结:我们可以看出小男孩心情的变化是:(板书:心情变化:期待——兴奋——焦急——无奈——沮丧、失望——悲伤、失落)
6.教师启发:如果我们根据小男孩的心情变化制作一个曲线图,你会怎么做?
绘制完成后教师选择学生展示。
(设计意图:清楚小男孩心情发生的变化,引导学生将小男孩的心情变化与这个星期天里的时间推移结合起来,以便更全面、准确地把我课文内容。)
四、课堂小结,布置作业。
1.教师总结:这样看来,小男孩的心情真是一波三折,这节课我们理清了小男孩的心情变化,下一节课我们去感受作者是如何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心情。
2.布置作业:思考课后第二题。
五、板书设计
9.那个星期天
惊惶、惊慌
心情变化:期待——兴奋——焦急——无奈——沮丧、失望——悲伤、失落
第二课时
【教学目标】
1.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、动作、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,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。
2.比较本课与《匆匆》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回忆导入,学习新课。
1.组织交流:上节课,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的心情变化,你还记得吗?作者都有哪些变化?
预设:作者的心情先是期待、兴奋,后来因为等待母亲而变得焦急无奈,最后因为计划的落空而变得悲伤失望。
2.导入:是的,那么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的呢?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,感受作者是怎样真实自然地表达“我”的心情的。
(设计意图:回顾导入的方法,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,以便推进这节课的教学。)
二、深入品读,感悟写法。
1.默读课文,思考主问题:作者是怎样真实自然地表达“我”的心情?画出相关语句,做好批注。
2. 组织交流,学生汇报。
汇报第3段:
预设:在第三自然段中,很多语言是“我”说的话,但却没有使用双引号,比如说:“走吗?等一会,等一会再走。”“您说了去!等等,买完菜,买完菜就去。买完菜就去吗?嗯。”我猜这些都是“我”的心理语言,是小男孩的想法。
教师总结:是啊!这一自然段用了很多心理描写,是小男孩内心语言的流露。我们在写作时,也应该学会运用这种方法。
汇报第4段:
预设:作者先是说到这段时光不好挨,又用“跳房子”、“看云彩走”、“拨弄蚁穴”、“翻看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”这样的事情,来说明自己的不好挨。
教师总结:你能通过作者做的这些事感受到此时他焦急的心情吗?这就是“融情于事”。
表面看是冷静的叙述,实则表现了作者真挚细腻的情感。
汇报第5段:
预设一:在这段我感受到小男孩是非常焦急的,因为他几乎一直在行动着:“跟在母亲腿底下”、“追在母亲的腿底下”、“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”,甚至一直“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”。
教师引导:作者为了让细节更形象,还用了一连串的词语,你能发现吗?
预设二:我还发现这个段落出现了很多动词:跟、追、看、绊、绞、碰。通过这些动词我也能体会到小男孩的心情。
教师总结:课文通过这些微小的细节来展现小男孩的心情。
汇报第6段:
预设一:我通过“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,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,越来越远越来越缥渺”这句话感受到了小男孩的心情。
教师追问:你的发现很了不起!这是对什么的描写?
预设二:环境描写。
教师追问:那你能给我们举出一个例子吗?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、古诗都可以。
预设三:我想到的是李商隐的《夜雨寄北》,诗的前两句: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诗人用对眼前环境的描写,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孤独。
预设四:在上学期学到过的课文《丁香结》中,作者用大段的话描写了丁香花开时的景色,同时穿插了自己的内心感受。
教师引导:你们都发现了,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往往会带着自己的个人情感。一切景语皆情语。写景就是在抒发自己的感情,这就是融情于景。(板书:融情于景)
汇报第7段:
预设:第7自然段是文中的最后一段,作者写“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,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。”通过上一个自然段的学习,我觉得这里也是融情于景的写法。
教师追问:你很善于学习,还有其他发现吗?
学生补充:还有对动作的描写,小男孩蹲在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,依偎在母亲怀里,闭上眼睛。
教师总结:是的,既有融情于景又有对动作的描写,其实还有文章的最后:“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,一派荒凉。这是通过对光线的描写,来展现自己的心情。
(设计意图:在学生体会到小男孩心情变化的基础上,进一步细读课文,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上,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,引导他们更加关注表达。)
二、课堂练写,初试身手。
1.教师过渡:文中的小男孩早上心情好的时候,他看到的景物是怎样的?
(预设:阳光明媚)而到了晚上他很失落时,他对周围的环境的感受又是如何?(预设:光线暗下去,渐渐地凉下去,沉郁下去)原来啊!当我们心情不同时,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也是不同的!
2.打开初试身手的内容读一读,请你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,试着写一写!
3.写完之后交流分享。
预设一:阳光洒在我的脸上,我的步伐轻快地落在一块块石板上,抬头我看见天空中有云彩飘过,低头我看见从石板的缝隙里钻出的青苔。风儿吹过,鸟叫声阵阵传来,就这样我走在小巷里。想到很快就到奶奶家了,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。
教师引导:你们一定都能发现,这位同学选择了自己心情好的状态,基本可以做到完整地写一段话。但是如果我们将:“阳光洒在我的脸上”改成:“灿烂的阳光洒在我的脸上?”会是同样的效果吗?你们是不是可以这段话中加上更多的形容词?试一试吧。
预设二:明媚的阳光洒在我的脸上,我的步伐轻快地落在一块块石板上,抬头我看见蔚蓝的天空中有朵朵白云飘过,低头我看见从石板的缝隙里钻出的碧绿色的青苔。风儿轻轻吹过,叽叽喳喳的鸟叫声阵阵传来,就这样我走在小巷里。想到很快就到奶奶家了,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。
(设计意图: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,此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内化语言,形成能力。在文章学习过程中融入“初试身手”教学,把课内学习到的方法与话题结合起来,做到读写练结合,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。)
三、扩展延伸,比较不同。
1.教师过渡:这篇文章与《匆匆》相比,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?
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的方式交流,交流过程中做好笔记。
2.教师引导:打开交流平台板块,阅读并思考与你们刚才发现的内容是否一致,并在前文中找出例子说明。
预设一:我认为相同的地方是作者都表达出了自己真实的情感。
教师跟进: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。《匆匆》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。《那个星期天》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,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。那这次我们聚焦表达方式,有不同的地方呢?我们先来看《匆匆》。
预设二:我发现《匆匆》里有很多问句。
教师跟进:读一读,这样的问句有什么好处呢?
预设三:让我感受到的情感更加强烈。
教师引导:我们再来看《那个星期天》,作者是用什么表达出自己的情感?
预设四:用了一系列的心理描写、动作、细节、融情于人、事情、景物中。
教师总结:这就是表达方式上的不同,《匆匆》将自己心中的想法直接表达出来,而《那个星期天》却是间接表达情感,将情感融入了具体的人、事情、景物中,两种表达方式各有好处,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。
(设计意图: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,在比较中使学生明白两种表达方式各有好处。接着拓展到交流平台,分析具体的写作手法应该如何使用,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。)
四、课堂小结,布置作业。
1.教师总结: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另一篇精读课文,感受到了作者自然的感情流露方式,希望在课后你能继续练习写作方法。
2.布置作业:下课之后再阅读史铁生的其他文章。
五、板书设计
9那个星期天
融情于景
【课后反思】
《那个星期天》作为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,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,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。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,感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细腻情感。
教学重在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。通过对动作的描写和内心的刻画体会人物情感;作者融情于具体的人、事和景物中,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。在教学方法上,通过引导学生画出关键句、做批注、交流感受的方式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教学,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,激发学习热情。
不适宜进行写作方法的抽象归纳,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宜过深、过细。精读课文虽是重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习作的方法,但是这种方法不是靠教师的归纳概括。应把阅读的权力交给学生,引导他们带着自己情感体验走进文本,对话主人公,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情感的真挚,让学生产生共情共鸣。对课文的理解还应把握在适当的程度,不宜过深,不加重学生的认知负担,例如: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难理解的词语“沉郁”“飘渺”“急遽”“惆怅”,应结合语境理解,不必深究词语的本意。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