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西部有个城市,按照当地的规范,设置了3.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,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…
总理在记者会上的一席话,引爆了全民摆地摊的热潮。
现在,“地摊经济”已经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,那么,当我们谈到“地摊经济”时,我们到底在谈什么呢?
国家层面——是让利不是鼓励
前两天一条新闻刷屏,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,在今年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,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、马路市场、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。
翻译一下就是:以往正常情况下在城市摆地摊是不合规的,而现在放开的原因,是因为疫情导致经济形势严峻。
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-6.8%,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为负
那么为什么常态下禁止在城市摆地摊呢?因为摆地摊本质上是“钻空子行为”。
不交税:摆地摊无论是卖衣服、卖小吃还是卖服务(比如看相算命),都是交易行为,理论上超过一定量的营收就需要缴税,但摆地摊因为规模小、流动性强,非常容易逃避缴税,这在财政上就是损失。
不交租金:一般的经营性场所,无论是商场商铺还是路边门店,都是要交租金的。甚至对很多店铺来说,租金是成本大头。
摆地摊则不需要交租金。有人说在路边、地铁口摆地摊本来就不需要交租金,这就有点扯淡了,为私利占据公共资源,不交租你还有理了..
逃避监管:很多人不知道开个店有多麻烦:经营许可证、卫生许可证、消防许可证等等…这些监管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店铺的安全、卫生等,但对商家来说,也就是成本。
比如水果店里卖苹果10块一斤,这里边既包含了苹果本身的成本,又包含了各种税费、店铺租金等等。而你在水果店旁边摆个地摊,因为上述的“钻空子行为”,使得摆地摊运营成本极低,可能卖5块1斤都是赚的,这就对正常经营的商家产生了不公平竞争。
摆地摊行为,除了摊主获益之外,产生了太多的负面问题:直接逃避税收、对正常经营商家不正当竞争间接影响税收、没有监管导致商品服务没有保障,以及经营行为产生的其他社会成本。
所以说国家禁止摆地摊是非常合理的。
这次允许摆地摊,实际上是在经济严峻的时期,国家联合“中产阶层”对底层民众的一次让利行为。
因为其“钻空子”的本质,摆地摊仅仅是特殊时期的过渡方案,绝对不会长期鼓励。
底层大众——是生存不是发财
听过一个故事,B站红人朱一旦有一个员工叫张策,张策有一次想介绍朋友到朱一旦的公司工作,为了给朋友争取到4000块的工资,于是向老板要价5000元,没想到朱一旦爽快的答应了。反而是朋友觉得有问题:这么高的工资,公司肯定是骗人的…
我在北京待了10年,身边的朋友、同事们,月薪过万的在哭穷,月薪2万的在焦虑,尽管在很多人看来,这都是妥妥的高薪。
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,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。
总理在记者会上的另一席话道出了一个更真实的生存状态。
看到这两个个数字时,我十分震惊。我知道低收入人群很多,收入也很低,但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拿着这么低的收入。
即便是在农村,这么低的收入水平也很难有积蓄,所以真正底层的人每天都在为了生存奔波,停工就意味着吃饭都成问题。
今年疫情持续小半年,几乎所有行业都收到了影响,即便是复工后,形势也远不及去年。这对你我可能只是收入的降低,但对月入1000元的人来说,这可能就意味着吃不饱饭了。
很多人吃不饱饭意味着什么呢?现在大洋彼岸的灯塔国几十个城市发生**甚至打砸抢,原因是什么?白人警察跪杀黑人只是导火索,3000万人失业才是根本原因。
特殊时期国家及时放开摆地摊,对月入1000元的底层大众来说,意味着生存。
失业人群——是过渡不是长久
2018年,美团CEO王兴曾经调侃过一句话: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,但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。
从去年一年看来,至少前半句是对的。
整个2019年,互联网圈儿谈论最多的就是裁员。京东裁员10%、滴滴裁员15%、美团上海技术部门裁员50%,知乎裁员20%,新浪微博裁员20%…….
而在神奇的2020年,裁员甚至挤不上热点新闻。但是绝对有更多的公司在裁员,剩下的,全员降薪很普遍,甚至有很多公司全员只发半薪。
工作虽然没了,房租还是要付的,饭还是要吃的,生活还是要过下去的。
趁着现在放开了,摆地摊过渡一下也是不错的。
对普通上班族来说呢?
搞副业,已经是成年人该有的觉悟了,不管你做什么工作,永远都要有自己的plan B。
因为你永远不知道,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,副业收入是工资的几倍。
类似的鸡汤经常出现在朋友圈,我在群里也经常看到有人讨论做点副业。
我认为真正刚需的副业,指的是通过不断积累,未来有可能变成主业的那种。比如你正在看的这个公众号,就是我坚持了5年的副业,现在正慢慢变成主业。
如果找不到可以长期坚持的副业,那还是,好好上班,别摆地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