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|熊悦
" 十元店 " 起家的名创优品陷 " 伪日系 " 风波。
8 月 18 日下午 5 时,名创优品在微博官方账号发布致歉声明,为曾以 " 日本设计师品牌 " 自居进行营销的行为道歉。
其称,在 2015 年至 2018 年名创优品全球化发展初期,曾聘请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担任首席设计师,并对外宣传 " 日本设计师品牌 ",公司发展初期在品牌定位和营销行为上走过弯路。
对此,名创优品表示整改,称公司已于 2019 年底开始推动去日化工作,包括将品牌定位升级为 " 生活好物集合店 ",更换含有日文元素的购物袋、门头 LOGO,并对海外 1900 余家门店门头、店内装潢、商品标签及宣传物料等去日化,所有整改工作将于 2023 年 3 月 31 日前完成。
此外,声明中还表示,将对相关责任人追责处罚,并收回所有代理商运营的海外品牌社交媒体账号。
此前,名创优品在西班牙 Instagram 账号上发布的一则 " 公主系列公仔盲盒 " 贴文中,错误地将中国旗袍公仔翻译为 " 日本艺伎 ",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引发诸多网友不满。
尽管名创优品于 8 月 9 日在微博致歉,删除相关帖文并对当地社媒代运营机构进行处罚,但显然未能平息众怒。网络舆论不断发酵,# 名创优品被曝店内不许放中文歌 #、# 名创优品签约仪式曾挂日本国旗 # 等话题接连冲上热搜。
同时,不断有网友曝出名创优品在海外 " 伪装 " 成日企的诸多行为。比如店内不允许放中文歌;在包装袋品牌 LOGO 上加上 "JAPAN" 字样;在宣传海报上称自己为 "Japanese Lifestyle Brand(日式生活风格品牌)""From Japan to U.S.(从日本到美国)";另有未经证实的截图显示,名创优品在海外签约仪式上,桌面上摆放日本国旗等。
名创优品是一家成立于 2013 年的日用百货连锁店,早期通过将自身包装成日本品牌,利用信息不对称、模糊的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,而在市场上打开知名度。
加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国内消费者对欧美、日韩等外国品牌青睐有加,这样的消费风潮也推动名创优品快速打开市场规模。
不过,随着品牌信息的不断传播,这家广州本土企业的 " 日系假面 " 被揭开。其品牌名称、标志性的红白品牌 LOGO 及店内的装饰风格,被外界诟病为山寨日本生活日用品牌无印良品、服饰品牌优衣库及日用百货品牌大创。
由此," 伪日系 "、山寨等标签,成为名创优品难以摆脱的一个品牌 " 污点 "。现下,国内年轻消费者正在从推崇欧美、日韩品牌转向支持国潮,对 " 假洋品牌 "" 伪日系品牌 " 的忍耐度在下降。
因此,名创优品这种暧昧不清的品牌策略,开始引起诸多消费者的反感乃至抵制。在相关微博的评论区下,有不少用户表示 " 今后不会再买了 "。负面舆情风波之下,名创优品股价一度大幅下跌。8 月 10 日港股收盘,跌幅近 8%。
面对 " 伪日系 " 的品牌定位和营销危机,名创优品提出 " 去日化 " 措施。但这基本上涉及的是品牌形象的更新," 面子工程 " 之外,名创优品的内部经营也在面临不小的挑战。
尤其是其营收依赖 5000 多家线下门店,在疫情冲击之下,庞大的门店规模正在成为拖累营收的沉重包袱。
财报显示,2021 财年,名创优品的总营收为 90.7 亿元,同比增长 1%。不及疫情前 2019 年 94 亿元的营收,和叶国富提出的 " 千亿 " 营收差之千里。
净利润方面,亏损 14.3 亿元,相较 2020 财年 2.6 亿元的亏损,亏损幅度骤增 449.4%,而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也同比下降 50.6% 至为 4.8 亿元。近三年,名创优品累计亏损近 30 亿。
不过,2022 财年中报和三季报,名创优品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。其中,净利润扭亏为盈,营收分别同比增长 24.2%、17.7%。
今年 7 月,名创优品遭遇沽空机构蓝鲸资本做空,后者直指其加盟商有部分是由公司高管或个人秘密拥有和经营的。
在营收承压之下,名创优品选择押注毛利率更高的潮玩赛道,并于 2020 年 12 月推出旗下潮玩品牌 TOP TOY,将首店开在了广州市天河区正佳广场。
不过,这一部分业务才刚刚起步,在营收占比中并不高。有媒体测算,TOP TOY 在 2021 财年的收入约 3.2 亿元,在总营收中占比 3.5%,尚未形成规模。
早年,名创优品通过山寨 " 日本品牌 ",找到了打开市场规模的密码。但现如今,国潮消费兴起,年轻人的消费风向已然转变,名创优品身上的 " 伪日系 " 标签就成了品牌埋下的一个隐患。
此次负面舆情的爆发正是品牌隐忧的一次直接体现。再加上门店经营受疫情冲击较大,商业模式遭机构做空,名创优品正在面临一场从里到外的全面危机。
以上就是陷“伪日系”风波,“去日化”能救名创优品吗?防晒指数多少合适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大家喜欢。